作为我国的国饮,茶文化源远流长,早在唐代陆羽的《茶经》中,便有24件茶具的记载。而到了宋代,斗茶文化盛行,茶具也焕然一新。本文将带您领略从瓯到盖碗的中国古代茶具小史,带您品味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。
1. 从荼到茶:关于茶的名称演变
在唐代以前,
2. 唐代茶学大家陆羽的《茶经》
陆羽在《茶经》中提倡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饮茶法——煮茶法。唐代茶叶主要形态为饼茶,煮茶即把饼茶碾成细末,再放到釜中即锅里煮,一次煮出的茶以三碗为宜,多则寡而无味了。而煮茶盛器则以玉璧足碗为主,有人称其为“瓯”。
3. 宋代茶具:点茶、斗茶的饮茶方式
点茶和斗茶是宋代茶具的特点。代表性的饮茶器具有茶匙、茶筅(xiǎn)、茶盏、茶托和汤瓶等